世弘所使用的是CO2雷射切割機。適用於切割壓克力,切割速度快,質量好,平板切割様式多變化。

切割的同時材料邊緣,會有類似火焰拋光的效果。

雷射雕刻是運用光的能量來燒熔材料的表面,因此可雕刻出深淺差異,也可利用金屬的特性產生顏色變化。

雷射雕刻可雕刻非金屬材料,像是壓克力、木頭等,也可以雕刻金屬材質,如不繡鋼、鋁、鈦等材料。

如今,隨著科技不斷進步,全球創新電子消費性產品日新月異,不僅外觀炫目多彩,集成的新技術更是層出無窮。電子行業“朝暉夕陰,氣象萬千”的變化給雷射切割製造業帶來了巨大的挑戰。板料、板厚、板的複合形式,甚至板的設計都發生了巨大變化。傳統機械加工方式無法滿足客戶品質要求,常見雷射加工又不能實現量產。這些變化成為線路板行業生產能力發展、升級的瓶頸。
 世弘的專業雷射切割技術無論是加厚的硬板材料或軟硬結合板材料還是軟板材料都能幫您搞定;效率高,其各類板材切割效率大大地超過CNC和衝壓等傳統加工的效率

圖紙內只保留需要切割的實線,其他輔助線段,備註等都必須去掉
零件之間間隔2mm,零件與邊框至少間隔5mm
兩個零件不能有公用線段,兩個零件不能有鑲套
切割小零件需要製作0.3-0.8mm的中斷點,以防止零件掉落後丟失
板材名義厚度和實際厚度有一定偏差,請留意相關資訊
如果除了切割還需要雕、鏤空、折彎、粘結、焊接等工藝,請聯繫客服報價;
      

台北廣告牌雷射切割,台北廣告牌雷射加工,台北金屬雷雕,台北不銹鋼雷雕,台北鋁雷雕,台北鋁板雷雕,台北銅雷雕,台北銅板雷雕,台北陽極鋁雷雕,台北玻璃雷雕,台北壓克力雷雕,台北有色不鏽鋼雷雕,台北金屬雷射雕刻,台北不銹鋼雷射雕刻,台北鋁雷射雕刻,台北鋁板雷射雕刻,台北銅雷射雕刻,台北銅板雷射雕刻,台北陽極鋁雷射雕刻,台北玻璃雷射雕刻,台北壓克力雷射雕刻,台北有色不鏽鋼雷射雕刻,台北三重金屬雷雕,台北三重不銹鋼雷雕,台北三重鋁雷雕,台北三重鋁板雷雕,台北三重銅雷雕,台北三重銅板雷雕,台北三重陽極鋁雷雕,台北三重玻璃雷雕,台北三重壓克力雷雕,台北三重有色不鏽鋼雷雕,台北三重金屬雷射雕刻,台北三重不銹鋼雷射雕刻,台北三重鋁雷射雕刻,台北三重鋁板雷射雕刻

好文賞析

好文01

沿途風景的文案 1、華山素有“自古華山一條路,奇險天下第一山。”的美稱,我們在險峻的華山上艱難地“爬”著,一邊“爬”一邊觀賞著著名的華山。 2、樹林的盡頭,遠處那片豐收的景象躍入我的眼簾。田地里,稻谷一片金黃,好像滿地都是金元寶,稻谷已經被頭頂的皇冠壓彎了腰,但是它卻不滿足現在的狀況,還要繼續生長似的,它們好像都要創造吉尼斯世界紀錄呢!臉上露出喜悅的笑容,風一吹,它還向我們招手,邀請我到它住宿的地方看一看。 3、太陽在朝霞的迎接中,露出了紅彤彤的面龐,霎時,萬道金光透過樹梢給水面染上了一層胭脂紅。 4、公園的樹林也很美。在公園的小山上栽滿了樹木,梧桐樹的葉子隨著時間的流逝慢慢變黃,紛紛飄落;楓樹的葉子卻變紅了,公園籠罩在片片紅云中,也使秋天增添了一分熱情。而柏樹的葉子仍是那么青翠欲滴,令你陶醉極了。山上有一群孩子在快樂的嬉戲,不時傳來陣陣歡笑聲,瞧,他們玩得多起勁呀,給樹林增添了活力。 5、只見遠處有一座迷蒙的巨峰突起,周圍還有幾十座小石峰。仔細一看,那巨峰像手握金箍棒的孫悟空,那些小峰就像抓耳腮的小猴。瞧瞧,孫悟空正領著它的孩子們向南天門殺去呢。微白的天空下,群山蒼黑似鐵,莊嚴肅穆。紅日初升,一座座山峰呈墨藍色。緊接著,霧靄泛起,乳白的紗把重山間隔起來,只剩下青色的峰尖,真像一幅筆墨清爽疏密有致的山水畫。過了一陣兒,霧又散了,那裸露的巖壁,峭石,被霞光染得赤紅,漸漸地又變成古銅色,與綠的樹綠的田互為映襯,顯得分外壯美。 6、下課了,我獨自一人站在離花壇較遠的地方,看著櫻花樹的花已飄落了一地,風一吹,猶如“天女散花”,只有少數的花苞還在枝頭;再看看花苞,看著看著我就不由自主的走過去了,那花苞鮮嫩、可愛、含苞待放,我沉浸在花的世界里。 7、船兒悠悠,蕩漾在如鏡的河面;細雨如酥,輕撫著我的臉頰;茫茫葦海,像無邊綢帶般溫和、神秘地舒展開來。船上的幾位年長的攝影愛好者在歡呼、驚嘆中,不停的按動相機快門兒從各個角度拍攝。我也興奮得三步并作兩步踏上甲板,以便更加近距離的欣賞綿密清雅的蘆葦。 8、只見遠處有一座迷蒙的巨峰突起,周圍還有幾十座小石峰。仔細一看,那巨峰像手握金箍棒的孫悟空,那些小峰就像抓耳腮的小猴。瞧瞧,孫悟空正領著它的孩子們向南天門殺去呢。微白的天空下,群山蒼黑似鐵,莊嚴、肅穆。紅日初升,一座座山峰呈墨藍色。緊接著,霧靄泛起,乳白的紗把重山間隔起來,只剩下青色的峰尖,真像一幅筆墨清爽、疏密有致的山水畫。過了一陣兒,霧又散了,那裸露的巖壁,峭石,被霞光染得赤紅,漸漸地又變成古銅色,與綠的樹、綠的田互為映襯,顯得分外壯美。 9、走在步行梯上,兩邊有許多形態各異的石獅子。有的石獅子正在玩頂球,樣子可愛極了;有的石獅子正在做向游人招手的動作,好像在歡迎游客們的到來;還有的石獅子用眼睛狠狠的瞪著你,好像是正在為游客打擾了它們的休息而生氣呢。 10、還未走到茶園,一股淡淡的清香撲鼻而來,沁人心脾,令人心曠神怡。 11、漫步校園,只見整座校園成了銀妝素裹的世界;矗立著大樓披上了潔白的素裝;小樹苗的枝條變成了臃腫的銀條;嫩綠的樹葉與紅彤彤的花瓣布滿了晶瑩的霜花。這一切真是難以用語言形容,令我賞心悅目、心曠神怡。 12、陽光輕松的灑在地面上,有些悶熱的風若有似無的緩緩吹著,仿佛空氣中也跳動著些許的不安。 風景的文案唯美短句 1、只見山這邊,斷崖峭壁,似乎有誰用巨斧砍去了一半,直上直下,險峻陡立。 2、只見山谷間的白云,時而滾作一團團棉絮,時而化作長長的綾羅,繞著這個山峰飄忽而來,又悠然地從另一處山峰飄忽而去。 3、只見那座斷崖高有數十丈,圓溜溜的像擎天一柱。 4、這些石鐘乳有些如蓮蓬,有些貌似海棠花,有些像珍珠,有些像琥珀和瑪瑙,各盡其妙。洞的出口處,有一串茂密的古藤,從洞頂倒掛下來,似乎一幅碧玉珠簾。 5、這些洞子,有幾十丈深,有的左右相通,簡直是一座山里的迷宮。 6、漳河水閃著粼粼波光,像一條游龍,擺動著它那長長的軀體。 7、有一條長長的石頭,外形像一條龍,石頭上長滿斑斑點點的東西,像龍身上的鱗。 8、一條古老的石板小路,像條瘦弱的長蟲,時而爬過重重起伏的丘陵,時而蜿蜒在綠水悠悠的河邊。 9、一片金黃的陽光,照著蒼綠的崖壁,崖壁上長著漂亮的小花,像蝴蝶一樣動人。 10、一輪圓圓的月亮,從東邊的山梁上爬出來,如同一盞大燈籠,把個奇石密布的山谷照得亮堂堂。 11、眼前的霧谷,如同一條溢滿奶漿的河流,舒適溫柔地躺在山的懷抱里。 12、絢麗的霞光在對面銀光刺眼的峰巔上抹上淡淡的玫瑰色,好似少女臉上升起的紅暈。 風景意境的唯美文案 1、夕陽,樹林,一朵黃花,一個人。在這個初冬的黃昏。一切是如此美,美得讓人憂傷,讓人心醉。 2、煊紅的夕照把江水染成瑰麗的金波,在水天相接的抖動著碎金子似的海面上,飄來幾只歸舟。 3、青草蘆葦和紅的白的紫的野花,被高懸在天空的一輪火熱的太陽蒸曬著,空氣里充滿了甜醉的氣息。 4、轉眼間,冬天就到了。冬天的柳樹灣光禿禿一片,抬頭就能望到天,從灣的這頭可以一眼望到那頭,踩著由落葉鋪就的“地毯”,撫摸著柳樹那蒼老的“皮膚”,似乎可以清晰地感覺到“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的感動,愛玩的我常常和伙伴們在這里嬉戲,想要為這片柳樹灣帶來一些久違的歡樂。 5、冬天,戶外那粘滿霜雪的柳樹上盡是樹掛,像是一根根銀條懸掛在樹上,格外壯觀。 6、讓我們走進田野。哇!在田野里金黃的稻子成熟了,黃黃的像金色的海洋。一陣風吹過,稻子動了一下,就像金色的海洋動起了波紋。還有棉花,白白的,像是給大地穿上了白衣裳。紅紅的高梁舉起了燃燒的火把。 7、這年冬天,地都凍裂了縫,小北風像刀子似的猛刮,大雪滿天飛。 8、春天來了!你看萬紫千紅的花開了,把可愛的草,樹木,鳥,獸,蟲,魚都從寒冷的冬天中叫醒了,使得大地恢復了生機。那些野花像小星星一樣一閃一閃眨著眼睛。 風景如畫的唯美文案 1、明鏡般的月亮懸掛在天空,把銀色的光輝譜寫到大地上。 2、燦爛的陽光穿過樹葉間的空隙,透過早霧,一縷縷地灑滿了校園。 3、春天隨著落花走了,夏天披著一身的綠葉兒在暖風里蹦跳著走來了。 4、滿天紅云,滿海金波,紅日像一爐沸騰的鋼水,噴薄而出,金光耀眼。 5、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遙望洞庭山水翠,白銀盤里一青螺。 6、十冬臘月天,雪堵著窗戶,冰溜子像透亮的水晶小柱子,一排排地掛在房檐上。 7、杉樹枝頭的芽簇已經頗為肥壯,嫩嫩的,映著天色閃閃發亮,你說春天還會遠嗎? 8、夜幕降臨了,明鏡般的月亮懸掛在天空上,把清如流水的光輝瀉到廣闊的大地上。 9、抬起頭,去看夕陽,陽光好像千萬把利劍,直刺入我的眼里,我的眼淚都流了出來。 10、秋天,老是那樣令人傷感。昨天還彌漫著生命活氣的綠葉,驀地變得煞黃煞黃的…… 11、月光不變,但人會變。她已不是中秋的主角,但愿我們都知道這是繁華背后的代價。 12、秋也許就藏在金燦燦的稻穗上,也許藏在火通通的柿子里,也許藏在綠油油菜地間。 >>>更多美文:文案短句

好文02

作者:徐霞客           有些路走過后才知道艱辛。 面對席卷而來的疫情,我有幸參加了監獄第一批封閉執勤,在連續14天的封閉值班中,我協助戰友們從事了很多原先從未接觸的工作,首次體驗了那些崗位鮮為人知的甘苦,目睹了身邊一些催發淚點的感動,與平日時難以謀面的同仁結交了深厚的革命情誼。往后平凡歲月,再過多少年,追憶今天驚心動魄的崢嶸年光,我們傾注了心血和熱情,融入了甘苦和憂樂,寫滿了情感和寄托,應該欣喜這段韶華無悔。正如我剛上班時,抽調參加了安徽省廬城城東新區征拆工作,除了春節全年無假,征地、拆遷、補償、回遷、建設……一戰便是四年多,把人生最華美的詩篇揮墨在這片5.73平方公里的熱土上,現在每次驅車行駛在寬敞的馬路上,內心總壓抑不住一種自豪感。 一天半夜巡班結束后,睡意暫失,獨自倚床遐想,一陣依稀的報數聲飄入耳際,“1、2、3……”循聲而看,料定是伙房監區在組織罪犯出工,抬頭仰視蒼穹,一輪圓月普照大地,柔和的月光潑灑在步履匆匆的行人身上,好似樹影搖曳。按亮警務通,時間松懶地指向凌晨4:30。陡然間,內心泛起絲絲的感動:疫情期間,國人多宅居家中,就連平日里勤勞的菜市小販、早點攤主也無奈地“閑賦”家中,躲藏在溫暖的被窩里,而我們監獄民警卻一切如舊。 剛進夢鄉時,迷迷糊糊地聽到腳步聲、對講聲、口號聲……民警開始組織罪犯出工了,靜悄悄的監管區頓時熱鬧起來,東方的朝陽也已微微露出笑臉。送餐時與剛值完瞪眼班的民警擦肩而過,他們淺淺的微笑中略帶些許疲倦,孤獨的身形拉長燈影綽綽的背影,倒映在沉睡的路面上……高墻內的孤寂,有時也是一種美麗。 新的一天開始了。這些只是一個縮影,也只是一個代表。 封閉執勤的14天,我們基本脫離了與外界的聯系,恍如隔世,忘記了時日。元宵節,也是外無煙花,內無歌聲,可能是平生最清冷的一個節日。偶爾只能從電視上搜尋到疫情的動態,每一天疫情數字的攀升,都令我們既倍感痛心,又難免緊張。 一天,兩天,三天……警力少、高強度、超負荷、全封閉,特別是押犯監區民警猶如連軸轉的“陀螺”,剛進入監管區那種身心輕松的新鮮感漸趨消退,特別是第二批執勤民警不再輪換后,監獄連續封閉作戰的記錄不斷被刷新,40天、50天……疲憊、焦急、憂慮不時襲來,時刻考驗著我們的心智和毅力,調節、隱忍、宣泄,有時人是最脆弱的,但有時人也是最強大的。面對嚴峻的疫情防控形勢和高標準的監管要求,我們不容有絲毫的懈怠、厭戰。在兇殘的病魔面前,不是只有死者和病人才承受了災難,蕓蕓眾生都在為這場天災付出代價。 歲月里,有些遇見,注定很暖。老邢、小閔和我三個人每天都在同一辦公室辦公,相似的性格、鄰近的臥室,經常是同起同睡、同吃同喝,閑暇之余,總聚在一起東聊西說、胡吹神侃,把每天的日子都打發得開開心心,我們戲稱為“三人小組”。短暫休息上班后,老邢在我的辦公室辦公,小閔喜歡隔三差五過來報個到、敘個舊,工作上也相互幫襯。特殊時期積淀的友誼會鐫刻在我們內心深處,愈久彌香。 封閉執勤的每天傍晚,當罪犯還未收工時,教學樓前的運動場上光影斑駁,我總喜歡頂著乍暖還寒的春風邀約三兩同事漫步上三五圈,談論的話題總離不開疫情,也離不開監獄系統,我們一直在遙想武漢的一些監獄縱然傷痕累累,也在守住陣地。經常也討論這場災難給監獄工作帶來的思考,監獄如何汲取經驗教訓,民警隊伍管理、執勤模式調整、突發事件處突……作為監獄民警,作為青山人,我們總期盼青山多嫵媚。有時,我們也會抬頭探望四樓,猜想醫學隔離區民警的生活境遇,對比之下應該是“墻外的想進去,墻里的人想出來”。 我時常想到,國難之際,很多平民英雄舍小家、為大家,演繹了太多感人的故事,有的甚至陰陽兩隔。小學同學作為醫院呼吸內科醫療骨干,告別幼小的雙胞胎女兒,主動請纓援助武漢。當他凱旋后,我想當面討教他毅然決然做出選擇時的掙扎心境。一天,他的朋友圈轉發了一篇他在武漢結識的戰友寫的《老江,走了》:“老江走了,我第一感覺是麻了,過了一下,才想到要哭,要寫!這場戰役,沒有硝煙,卻不知不覺,帶走了我多少戰友,讓我心疼,心疼到麻木。”看后我淚眼模糊中感悟:人生沒有生而英勇,只是選擇無畏。 同事的妻子即將臨產,封閉執勤的他每天飽受煎熬,期盼時間能夠快進,交接班后飛奔回去守護在妻子的身旁,然而暫停輪換的消息猶如晴天霹靂,歸家之日遙遙無期。我想那刻他徹身五味雜陳,無奈、無助、擔心、痛苦……“忙點好,不然好想家”,一墻之隔,“城中城”里的他,偶打來電話,說起了心里話。而當嬰兒“呱”的一聲,傳來母子平安的喜訊,心頭再多的牽掛瞬間轉為兒女雙全的幸福。這段記憶他會刻骨銘心,歷經這般淬煉的他今后還有跨不過的坡坡坎坎?天空沒有翅膀的痕跡,而我們已飛過。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兩鄉。 青山的柳條綠了,武漢的櫻花也應該開了。 我們在,他們就不會孤獨。疫情過后,我們繼續千里守望。     (作者徐霞客是安徽省青山監獄民警;題圖書法《七絕·津門獄警防疫贊》“庚子之初疫癘橫 獄警防控戰津城 無私忘我辛勞勇 生死關頭也逆行”作者崔炳順是天津市監獄管理局退休民警) +10我喜歡

好文03

內容提要:路文彬至今創作了五部長篇小說:《流螢》《天香》《你好,教授》《水晶》與《深海沉默》。寫作是充滿愛的自由表達,真正的寫作源自于對生命的熱愛。作者認為強勁的想象可以產生現實,他書寫的是自己理想中的生活。他用生命俯身傾顧自然與他者,用智慧探求家庭與社會的倫理向度,用靈魂向文學與神圣的自然由衷致敬!   (原載《棗莊學院學報》2021年第3期)             路文彬是一個內心洋溢著愛的作家,他擁有一顆自由的靈魂。他用文字引領我們進入愛的生命哲思,進而探討了哲學意義上的自由、責任、選擇、聆聽、謙卑、同情與崇高等。作者用自己的文字為我們構筑一個個哲思神話,引領我們穿越有限生命的禁錮,最終抵達靈魂的崇高彼岸。       路文彬擁有詩人的靈魂。他的寫作是對生命的認知,是對他者的關愛。寫作是為了表達愛,只有這樣的寫作才是沒有世俗攪擾的真正的寫作。作者對光影變幻的敏銳感知,對生活中詩意場景的悉心傾聽……他的靈魂充實而豐盈,思想深邃而睿智。此外,作者的文字時刻迸發出一種“強者的幽默”,他的幽默充滿生命熱度,潛隱著深刻的情感體驗式生命關懷。這種面對他者生命的幽默是一個強者對筆下人物命運的承擔,也是其詩人情懷的肆意彰顯。   1、純粹的意境之美   寫作,是愛著的生命控制不住的沖動表達。路文彬的文字是詩性的,他的小說不僅充溢著作者對現實生活的哲學性思考,同時也表現出作者的詩人情懷。細讀文本,我們能夠感受到作者時刻以詩人的內心和靈魂感受這個世界,聆聽這個世界的光影變幻。   長篇小說《流螢》的章節名稱分別為:水里的星星、長路天涯、曠野中的樹、心上桃花、又見玉米林……每個名稱都能引起我們的無限遐想——關于美麗詩歌的遐想。此外,小說中多次提到富有詩意的螢火蟲、流星等,無一不透露出作者的詩性情懷,只有一個充滿愛的內心才能發現如此美好的萬物情狀吧:月亮是“胖乎乎的”,它離我們那么近,“像是掉到了樹梢上。”[1]人物與宇宙萬物是如此的親近,親近成一幅幅純美的圖畫。當阿朗躺在葦子河上隨意漂浮時,“湛藍的天空仿佛離我很近,云朵似乎是擦著我的額頭緩緩掠過。”[2]螢火蟲是“閃耀著綠光的”,我們不難想象:暮藍的夜空下,安靜的水面上倒映著點點綠色螢光的詩性意境。阿朗和吟珠一起散步時的葦子河又是怎樣的呢?“葦子河里撒滿了星星,隨著微微起伏的河面,那些星星也仿佛在緩緩跳動……我正置身在螢火蟲的世界里,與那些自在逍遙的螢火蟲一起飛翔、舞蹈。”[3]作者筆下的阿朗與螢火蟲一起飛舞,人與自然仿若合為一體,這難道不是一幅詩性的圖畫嗎?   我們能夠感受到作者對筆下萬物的悉心呵護與靜心聆聽。夜晚城市里的燈光是“黑色的海洋,星星點點,像在飛翔,又像是在遠航。”[4]作者不止一次提到綠茶在水中氤氳的場景:“翠綠的黃芽在清亮的水杯中綻放,舒展洇漫開去,靜止的時間隨著著色的茶水緩緩融化。”[5]秋日的天空與銀杏葉是這樣的,“藍天高遠,氣爽風輕,路邊挺拔的銀杏樹一片絢爛的金黃,猶似一團團寂靜燃燒的火焰。”[6]騰空而起的鴿子“如潔白的花瓣撒向暮色蒼茫的天空。”[7]夜晚,下了雪的街道 “仿佛變成了一片蔚藍,有些夢幻般的色彩”。[8]關于愛情的想象應該是“白發、皺紋、大海、黃昏、啤酒、香煙、詩歌;還有玫瑰……這才是愛情,這才是真正的浪漫。所有與堅持無關的愛情都不是真的愛情,所有與堅持無關的浪漫都是虛假的放縱。”[9]   詩人總是擁有一顆溫情、細膩又敏感的內心,他們時刻感受日常生活之美,為我們營造出美妙的詩性意境。筆者認為,這些美麗的文字和純粹的詩性意境并非作者刻意為之,而是其創作中的無意流露。路文彬的寫作是自由的,正是因為這種“無意流露”,反而更強烈的表征了作者對生命和寫作的熱愛。只有一個真正自由的生命個體,才能在平凡的日常生活中聆聽到這樣美妙的詩意吧。   2、幽默式的生命關懷   路文彬的小說中,間或透露出讓人忍俊不禁的“幽默”。這種幽默不同于老舍先生那種拒絕希望和拯救的悲涼性幽默。真正的幽默必然源自于對他者真誠的愛和對生命的謙遜,這是對他人命運的共同承擔。作者與作品中的人物之間沒有“隔膜”,他從未拋棄筆下的人物,他真誠的理解、熱愛、關懷他們,這是作者對他者的富有生命熱度的詩性關懷。   作為大學教授的戈德遠,因聽說自己學校發生了令人震驚的跳樓事件,他想上網一探究竟的時候,卻發現家中的網絡總是被兒子牢牢霸占著。兒子整日沉溺于網絡游戲,面對兒子麻木和冷漠的眼神,他一把將兒子的電腦扔出窗外。剛有點得意的戈德遠突然發現,“正對著自己的是兒子的屁股,那兩瓣屁股幾乎將整整一面窗戶都填滿了”——兒子這是也要跳樓了嗎?!此刻的戈德遠不再憂郁,更沒有了得意,他心想自己必須抓住兒子的這兩瓣屁股,“面前這兩瓣屁股也的的確確是太大了,他的兩只手在上面就像兩塊無所事事的小補丁”,[10]好不容易將兒子拉回時,望著地板上的兒子,戈德遠覺得自己眼前的是“一枚巨型炸彈”。[11]作者以夸張和幽默的方式凸顯了大象身體的龐大,并進一步反襯出大象內心的空虛、麻木和冷漠。作者沒有冷眼旁觀,他與戈德遠一起思考大象沉溺于網絡世界的原因,他真正地參與到搶救兒子的行動中——一個將自己的主要精力放在各種學術會議和外在世界的戈德遠,必然不會擁有一個熱愛生命的兒子。網絡和電視的世界吸引孩子全神貫注去看,但是在這種“看”的過程中,孩子的時間和精力是被霸占和剝奪的,他們是時間被偷走的孩子,他們的內心變得荒蕪,他們逐漸失去了對自我和萬物的興趣和愛,這就不難理解為何現在會有那么多的人選擇自殺了。最好的教育是傳遞和喚醒愛,喚醒孩子對自我、家庭和世界的愛。作者略帶夸張式的幽默,是一種更深刻的生命關懷和命運承擔。   戈德遠的父親不能喝酒,但是作為酒鬼的父親卻異常喜歡喝酒,比如中秋節這一段:   大家一鼓掌,戈德遠更不知道說什么好了,支支吾吾道:“過節一家人在一起……高興……高興,干杯!”   不等戈德遠話音落地,父親一仰頭,酒盅見了底。   戈德遠急了,道:“你怎么一口就干了?悠著點喝啊。”   “你不是說干杯嗎?”父親滿臉無辜。   “我說干杯只是個意思,你看誰干了?”   “我這人喝酒就是實在。”   “不是實在,是貪。”   妻子和兒子都笑出了聲。[12]   讀到這里,讓人忍不住也跟著笑出了聲,一個活脫脫 “無賴父親”的形象。“一仰頭”“滿臉無辜”以及父親的狡辯“我這個人喝酒就是實在”,這樣的幽默敘述給讀者以強烈的帶動感,讓人在忍俊不禁之后又能靜心深思。父親儼然已成為一個孩子。年輕的父親從未給予戈德遠父愛,母親因無法忍受帶姐姐離開。他總是半夜里醉醺醺回家,將睡著了的戈德遠拉起來打罵。戈德遠為了自我防衛,在枕頭下放置了刀片,但這自衛的刀片竟然也被父親悄悄偷走了。就是這樣一個貪婪、無恥的父親,在得知戈德遠在北京安家立業后,竟毫無羞恥地奔了來。作者筆下的戈德遠雖然不樂意,但依然承擔起了父親的晚年生活——父親總是掛著口水坐在沙發上,電視遙控器是緊緊地攥在手里。他認為人活在世上就是要享受的,而他的享受最終指向的是吃喝與性愛……父親讓戈德遠羞愧無比,但他并未將其拋棄不管,這是他對父親的愛和寬恕,也是他對命運的西西弗式承擔,更是作者的“愛”和智慧在文本中的投射和反映,是作者與戈德遠共同承擔了這個父親。他與人物平等共在,從未有任何的鄙棄和嫌惡。在戈德遠羞愧無比時,作者給予的是真誠的撫慰與同情。   詩人面對世界無比真誠,他們不會逃避,總是用自己的生命承擔人類的共同命運。一個擁有寬厚心胸的詩者才具備如此幽默的能力,這幽默之中包含的是對他者的傾顧與掛牽,是對生活的真摯的熱愛。真正的幽默溫情且有力,真誠又節制,是作者對他人命運的同情與共同承擔,他承擔了“提升和呵護人性的重任”。[13]路文彬在文本中的“幽默”是作者生命自由的詩性表征,更是其愛之智慧的彰顯。                   當下社會,每個人都在追求“看”與“被看”。看的前提是“光”,而光線只有在一定的空間中才具備存在的意義,因此視覺注定是禁錮性的。而聽覺不同,耳朵相較于眼睛,是更加靈敏且更具有保護性的感知器官。此外,嗅覺與觸覺也是指向個體生命內在的,它們和聽覺一樣——直達靈魂深處,具有保護性。   1、傾聽生命的回響   路文彬筆下的人物形象大都具有傾聽的能力,他們因為愛而傾聽,因為傾聽而謙遜。沉默更是一種傾聽,只有擺脫了世俗的喧囂與浮躁,才能夠讓個體更好的聆聽自我生命的回響以及那來自歷史深遠處的召喚。   通過傾聽確認自我情感指向。《流螢》中的阿朗最初并不確認自己對吟珠的情感是否是愛情,他對這段情感的思考就是他對自我情感的聆聽。阿朗對板雙開槍后,開始逃亡。離開意味著回歸。阿朗表面上離開了吟珠,似乎遠離了這段情感,然而正是因為距離的拉開,才讓阿朗能夠更清晰地傾聽這段情感,最終“愛情”真正在阿朗的內心深處得到確認。在逃亡的路途中,他確認自己是愛吟珠的,他大喊“我愛你!”這是他對自我情感的傾聽,并通過傾聽達到了對自我愛情的肯認與回歸。沙瓦亦是如此。他見到齊谷的第一刻就深深地愛著齊谷,在一個人的深夜,他覺得自己成了一個迫切需要呼喊的啞巴,激蕩的愛之聲音肆意流淌出那樣的詩句“親愛的親愛的親愛的谷,我的綠衣女郎,我的夢想,我的未來……”[14]“親愛的親愛的親愛的谷,我的綠衣女郎,我的巔峰,我的大海……”,[15]但當意識到莊可天對齊谷的愛時,他選擇了逃避自己的愛。這是對他者的聆聽,也是對自我內心聲音的壓抑、克制與回避。當他得知莊可天為尋找齊谷而越獄時,他瞬間意識到:他越是怎樣的愛著齊谷,他就越是怎樣地選擇逃避,面對這段深摯的感情,他從未主動過。這一刻,內心的聲音奔涌而出,再也無法壓制與逃避,他開始傾聽內心的聲音……這是愛的聲音,也是沙瓦最初夢想的聲音。他最終決定開著吉普車,為尋找齊谷和自己的愛情出發。這是沙瓦內心真摯情感的流淌,正是因為對自我的聆聽,沙瓦終于確認了自己對齊谷的愛,他擁有了真正的夢想。   因為聆聽確認生命的昂揚姿態。路文彬認為“聽屬于一種內在的能力,具有恬靜的內斂及接納的性質;看屬于一種外在的能力,其喧囂的張揚和釋放性質,決定了它難有收獲,并總是容易受到外部條件的制約。”[16]聽比看更容易有所獲得。水晶在現實生活中沒有朋友,唯一能夠傾聽她心聲的是“書中克麗斯特爾”。她與水晶一樣大,她喜歡讀書、話劇、跑步、大海……水晶喜歡克麗斯特爾,不僅是因為她們之間有著這些相似之處;最重要的,是她以為克麗斯特爾的性格同她尤其相像。水晶也時刻在傾聽克麗斯特爾,因為克麗斯特爾,水晶愛上了香煙,喜歡喝啤酒,喜歡大海,喜歡安靜,喜歡話劇,喜歡跑步,追逐夢想……水晶在傾聽克麗斯特爾的過程中傾聽著自己,在傾聽自己的同時,傾聽著克麗斯特爾,在水晶與克麗斯特爾之間存在著某種聽覺意義上的回聲與共鳴——她們擁有夢想,她們始終是昂揚追尋的生命姿態。也許,克麗斯特爾就是水晶靈魂深處的自己。水晶對克麗斯特爾的追尋,不如說是對自我靈魂的傾聽。真是在這樣的傾聽中,水晶確認著自我生命的意義,保持著追尋者永恒的昂揚姿態。   “沉默并不是真正的無聲,它是心靈回聲的一種特殊表達。”[17]沉默是一種聆聽的狀態。海童的生命是沉默的,他喜歡寂靜、幽暗、孤獨。”海童沒有朋友,他的沉默不是面對生命的麻木和冷漠,相反正是因為沉默,他聆聽到生命的本真,他是一個真正熱愛生活的人。沉默者需要真正的聆聽。海童需要一個真正的聆聽者,幸運的是他擁有大海。第一次看到海豚的他,竟然能完美模仿海豚的叫聲;在陸地上蹣跚不穩的海童,跳進大海就能肆意暢游……這不能不說是生命的神奇。“他的孤獨就是他的自由,孤獨令他聽見自我的回聲,他的自我從容承當起自由。”[18]不是每一個自我都能承當得起這樣的自由。海童的沉默和孤獨不是對他者的拒斥,而是因為他在無聲的表達和傾訴。沉默是真正的訴說,他以沉默的方式傾訴自己對生命和大海的愛。海童,本就是大海的孩子,只有面對與大海有關的事物才能激發他“說”的欲望。沒人能阻擋海童與大海的親近。對海童而言,他的聆聽者注定是大海。只有大海才能呵護海童的靈魂,聽清海童內心深處和諧又單純的生命之音。正是因為沉默,海童才能夠傾聽到歷史生命的回響。認識大海,就是認識自我。大海是海童打開世界之門的鑰匙,也是打開自我生命奧秘的鑰匙。“無限深遠的隱秘向海童釋放著回聲,吸引他返回那里,復歸祖先的歷史。”[19]這是大海對海童的訴說,也是海童對大海的傾聽。海洋是人類生命的搖籃,她失卻了時間的焦慮,她面向的是生命的厚度和深度。海童對大海的聆聽,也是對人類最原初生命的聆聽,是對歷史召喚的回應。   阿朗面對念紅的畫像能聽到她的悲苦心聲;折雁對自我的聆聽;沙瓦對齊谷、莊可天、貴子的聆聽等等。不僅小說中的人物具備傾聽的能力,乞丐的烏鴉以及折雁的寶劍,它們也在時刻聆聽著主人的內心,忠誠的保護自己的主人。這是作者自覺喚醒的聽覺意識,因為愛是傾聽,一個具備傾聽能力的人必定是一個愛的謙遜者。正是因為聆聽的謙卑,才能真正地愛。   2、嗅覺牽引的生命認知   氣味暗示著人物的性格與命運,嗅覺牽動著人的感性認知。吟珠散發著“淡淡檸檬香味”,這樣味道的她是單純、清新、可愛的少女。齊谷是有著淡淡百合花香的女子,這樣味道的她是一位美麗、優雅又靈動的女子。貴子總是散發著酒氣……嗅覺直抵他者的內心,也預示和象征著他們之間純摯的感情。   沙瓦的女神——齊谷,是百合香的女子。齊谷的眼睛是如此清澈,清澈得能夠讓沙瓦從中看到深處的“水草和游魚”。沙瓦第一次到“峰谷書店”,就聞到淡淡的百合香。“百合香”就是沙瓦心中的齊谷——純潔、美麗、優雅又富有靈氣。沙瓦回頭望一眼,那白底綠字的書店招牌似乎也成了百合花。沙瓦嗅到的“暗香襲人”不僅是個體嗅覺的覺醒,更是沙瓦對齊谷“愛”的覺醒。“暗香”是齊谷的味道,更是沙瓦愛情的味道,是沙瓦夢想的味道。沙瓦和莊可天第一次被齊谷邀請時,兩個人不約而同買的都是百合花,沙瓦聞著那淡淡的花香陶醉了整整一個下午。嗅覺的蘇醒,牽引著沙瓦對齊谷的認知。沙瓦對齊谷的愛是百合花般的散發著淡淡清香的愛,沙瓦的夢想是白綠相間的淡淡百合香的夢想。“百合香”是齊谷的象征,也是沙瓦愛情的象征,這個有著淡淡百合花香的女子成為了沙瓦一直珍藏在內心深處的女子,她是沙瓦的女神。   貴子的周身總是彌漫著酒香。沙瓦在紅楓林酒吧喝咖啡的時候遇到了貴子。第一次見面,他聞到“貴子身上有一股酒精的味道”。[20]貴子凌晨從車門坐進來時,帶來一股“刺鼻的酒氣”。貴子第一次抱住沙瓦,是一股酒氣襲來。貴子是離不開酒的,也許正是因為這“酒氣”的保護,才不至于讓貴子內心的痛苦流溢出來。她的畢業論文也是酒,是《魏晉文學與酒文化》。方家圩的整個鎮子上彌漫著草酒的醇香,救祖草能夠拯救方家圩的祖先,卻無法消除貴子內心滿溢的悲苦。她的父親早已去世,她有不止一個養父,又又不受養父的歡迎和喜愛。12歲的貴子嘗試自殺,被母親救下。她的日本戀人川島似乎是一個體貼的男子,但這個男人卻已經死去。她希望自己沉浸在“醉”的狀態,只有醉的時候才能擺脫自己無盡的悲傷。然而貴子卻說自己是從來喝不醉的,也許是因這生命的悲傷太深刻,以至于連“醉意”都對她敬而遠之了。貴子總是在喝酒,而這酒卻無法解救她。就像她與沙瓦之間的愛,兩個人的愛可以暫時撫慰貴子的生命,但終究無法讓她的悲傷消弭。貴子的悲傷總是活躍在她的生命深處,不管是酒氣還是愛情都無法拯救她,她最終選擇回到日本,結束自己的生命——這是散發著酒香的貴子主動走向的自我命運。   嗅覺引領著個體對自我、婚姻和生命的重新認知。水明居對妻子楚文丹嗅覺的失靈與復歸是其對婚姻的找尋也是其對自我生命的認知與和解。他的嗅覺還算是靈敏的:他不喜歡醫院的藥水氣味,他厭惡老年人細胞腐朽的味道,他能通過周一虹身上淡淡的香氣,意識到這個女人的溫靜如水,但他卻怎么也回憶不起楚文丹的味道。表面上的嗅覺失聰隱喻的是他對妻子漠視。女兒去北京讀書后,他覺得妻子的哭泣是莫名其妙的。面對楚文丹,他是高傲的,他不會關系妻子的情緒變化和情感需求。他不止一次幻想的是:自己離開楚文丹后,她會怎樣。而現實卻給了他重重一擊——是楚文丹離開了他。楚文丹開始沉默的時候,水明居才覺察出妻子的異常,這是水明居對妻子氣味的找尋,也是聆聽的開始。聆聽讓水明居放下了自己的傲慢,聆聽讓他對妻子的嗅覺復蘇。他在林中找到妻子時,感官瞬間蘇醒——楚文丹是“松香味兒”的。他來到 “四排房”——楚文丹出生的地方,也是曾經兩個人戀愛時來過的地方。正是在那個街道和墻上的痕跡中,一下子喚醒了水明居關于楚文丹的嗅覺感知,“他嗅到一股清涼生澀的氣味,這氣味立刻引子般地召喚回了那遙遠歲月里的氣息……最終,滯留不去的是那雨后懸鈴木和冬青葉子散發出來的混合氣味。這就是楚文丹身上的味道”。[21]混著懸鈴木和冬青的味道,是楚文丹的味道,也是這個城市的味道,更是他們之間愛情的味道,是水明居生命歷史的味道。嗅覺牽引著水明居對楚文丹的關注與聆聽,引領他感知妻子的生活和歷史,引領他重新思考自己的婚姻與生命。對妻子味道的重新找回,讓他不再焦慮——妻子就在這個城市之中,他只需靜靜等待妻子的回歸。這是由嗅覺牽引的愛之找尋,也是水明居對婚姻和自我歷史的找尋。對妻子的嗅覺感知的回歸讓他完成了對自我婚姻和生命的認知,重獲了靈魂的安寧。   此外,作者還注重觸覺的感知,比如阿朗與吟珠相互依偎時,“感受著那張滾燙的臉”[22]以及他對吟珠光潔滑膩肌膚的感觸等。我們不知道小說中很多人物的具體相貌,卻能夠直觸其靈魂和生命的本質,這不得不歸功于作者對聽覺、嗅覺和觸覺等身體感知器官的主動喚醒。視覺中心主義的“觀看”歷史讓我們遺失了太多,聽、嗅和觸自然消弭了“看”的距離,讓我們直抵他者靈魂深處。                   小說中的人物拒絕平庸,他們獨立且自由,擁有真正的愛和善。平庸是個性的匱缺,是生命的麻木狀態。平庸者匱乏愛的智慧,沒有獨立思考能力,永遠拒絕責任與擔當。面對命運,他們從不退縮,亦無埋怨,他們以自己的愛和激情挑戰日常生活中的平庸,消解命運的不公和對他者的怨恨,通過自己的人生選擇與追尋完成西西弗式的命運承當,他們是超拔脫俗的真正自由者。   1、永恒的追尋者   善的反義詞不是惡,而是“庸”,一個平庸的人是一個隨波逐流的人,不可能具有善的能力。庸俗才是一種徹底的墮落,平庸完全遮蔽了生命的悲劇感和敬畏感。就像作者在《你好,教授》中所說,“庸俗是徹底的滿足、滿意,甚至是非存在的平庸所產生的快樂,是徹底的浮向表面,同一切深度的徹底分離,與存在核心的分離,是對一切向深度復歸的恐懼。庸俗就是此世,它徹底忘記了另外一個世界,并為此感到滿足……”[23]作者筆下的人物是有自我獨立思考的人,他們不隨波逐流,在生活中踐行愛和善。他們總是行走在思考和追尋的道路上,沒有終點,亦不停歇。   莊可天酒后沖動被齊谷拒絕,深夜騎著摩托車狂奔,不小心撞人逃逸,并因此入獄。但失去了人身自由的莊可天對齊谷沒有絲毫的埋怨,他在監獄中最擔心的是齊谷的安全與幸福。在得知齊谷失蹤時,莊可天——這個在獄中表現一向積極的小伙子,這個沒有幾天就可以提前出獄的男子,竟然越獄了!莊可天可以選擇等自己出獄后再去尋找,但是他的生命似乎僅僅是為齊谷而存在,既然齊谷失蹤了,他的提前出獄還有什么意義呢?在那一刻,一切的世俗考量對于他來說都是多余且無意義的。我想,那個瞬間他腦子里唯一涌現的只是齊谷的安全。這是莊可天的選擇,為了盡快找到自己所愛之人,因為對這份“愛”的主動承擔,越獄和自己的生命安全又有什么可以顧慮的呢?沒有什么能夠阻擋他立刻踏上尋找齊谷的路途。   沙瓦在得知這個消息之后,先是震驚,隨后他為自己對愛的躲避而羞愧。面對愛情,自己似乎是從未主動過,也許他比莊可天更深地愛著齊谷,但他卻一直在拒絕承認自己的情感。他最終決定奔赴自己的夢想——為尋找齊谷而出發,“他要帶上那滿滿一大旅行包的信件,他要親自把它們交給齊谷。他要告訴齊谷,他愛她,從一開始就愛她,他一刻也沒有停止過對她的愛。”[24]沙瓦可能會一直尋找下去,直到他遇到齊谷的那一刻,或者是他的生命結束的那一刻。莊可天和沙瓦的余生可能會一直行走在尋找的路上——找尋齊谷,找尋愛情,找尋自我,找尋生命的意義。他們不可能成為平庸者,因為他們不可能拒絕思考,拒絕成長。面對命運,他們從未埋怨,他們用年輕的生命踐行自己的思考與愛。這樣的選擇注定不是平庸,思考與成長是他們的生命存在的源出和根本。   齊谷、莊可天、沙瓦、吟珠、水晶等,他們都是永恒的追尋者,思考、選擇、追尋、成長是他們自始至終的存在狀態,他們注定不會浮淺在生命的表面,他們是有深度的個體。他們從未止步于平庸膚淺的滿足和快樂,面對命運他們在選擇中思考,在追尋中幸福。   2、愛的擔當與救贖   作者對現世愛情是絕望與拒絕的。他認為真正的愛情只能存在于我們的想象之中,現世生活中的愛情已經被庸俗化了。愛情可以給我們帶來巨大的幸福,同時不可避免的也會給我們以巨大的痛苦。幸福與痛苦本就不是一堆反義詞,它們彼此交融,永恒共生。作者筆下的愛情超越了世俗眼光,這些人物在面對愛情的命運時都選擇了勇敢的承擔。   面對愛情的獨自承擔。《流螢》中折雁、《天香》中習句的母親、《深海沉默》中的海心,她們都不可抑制的愛上了一個男子,當她們發現自己懷孕時,她們都毫無怨恨的選擇了獨自承擔。她們選擇一個陌生的地方,將孩子生下來,她們甚至不會讓對方得知孩子的存在。折雁的愛情是所謂的“婚外戀”。折雁從未想要打擾對方的生活,這是折雁對那個中年男子處境的聆聽與傾顧。她沒有絲毫的埋怨與怨恨,獨自承擔下這個因為愛情而誕生的孩子,這是她對兩個人共同愛情命運的獨自承擔。習句的母親,當她選擇將習句生下來的那一刻,就選擇了對這段愛情和這個幼小生命的獨自承擔。她也是沒有任何怨恨的,她堅守的是對習句父親的愛,對習句的愛。試想,如果習句的母親對他的父親是充滿怨恨的,那么她怎能培養出一個這樣偉大的詩人來呢?正是源于她對曾經那個喜歡作詩的少年的愛,她獨自做好了充分的準備迎接這個幼小的生命。她承擔的不僅是一個孩子的生命,還有伴隨這個孩子的“早衰癥”以及他對父親的思念和尋找……一切的一切,面對曾經的那份愛,她都選擇了獨自承擔。海心在發現自己懷孕時,跟著母親回到了濱城,她沒有告訴大衛這個孩子的存在,她是做好了充分的準備想要獨自承擔這份愛情的寶貴恩賜的,因為她不希望以懷孕和孩子作為自己結婚的砝碼。她們追尋的是沒有世俗觀念影響的純粹的愛情,她們通過自己的獨自承擔獲得了個體的自由。   因為愛,他們選擇原諒。愛總是第一位的,愛和善是他們生命的本源。面對生命的不公和命運待他們的刻薄,他們從生命的內核中反射出來的總是滿滿的善和愛。齊谷是被人販子拐出來的,她5歲時因為一顆糖果而永遠地失去了家鄉,童年在她的記憶中只留下一片模糊的水。在福利院長大的齊谷對人販子卻沒有絲毫的怨恨。曾經,她也是想恨的,但 “在想恨與恨之間,橫亙著的是一大片她難以邁步的迷茫的沼澤”[25]。她認為在這份持久的骨肉分離中,受傷最重的不是自己而是自己的父母。想到父母的悲苦,她感到“無力”,正是因為對“陌生”的父母的這種無力之愛,卻恰恰削減了她對人販子的“恨”。而且,齊谷對自己的命運是深深的感恩著的,她感謝命運讓自己遇到了一生中的摯愛。她從沒想過,也許生活在父母身邊會比她現在的生活更幸福。她的愛情讓她充滿憂郁,但她依然感恩這樣的愛情,感恩命運讓她們相遇。當齊峰和鐘媛因為學業繁忙,忘記曾經對她許下的去看望她的諾言時,她雖然不開心 “她一句話不說”[26],但是當二人在下個周末如約而至時,她的內心馬上就原諒了他們。齊谷是一個充滿愛的人,正是因為對他人的愛,她的內心沒有“恨”的空間。   乞丐本是一個鄉村民辦教師,好不容易有希望調到城里去做一個正式的人民教師了。但當他默默地準備好迎接這個好消息時,命運卻給他開了一個巨大的玩笑——他等來的不是調動而是冰涼的手銬。他被誣陷為強奸幼童的罪犯,因種種證據確鑿,他在監獄里待了15年!當他得知陷害他的是那個羞澀靦腆的年輕教師小王時,他的內心充滿了恨——他要報仇!他在地攤上買了一把鋒利的匕首,他希望盡快結束自己痛苦的怨恨生涯,因為恨一個人實在是太痛苦了。第一次,他看到頭發全白的小王與妻子和女兒在一起時是那樣幸福的一家三口,當乞丐聽到那聲脆脆的,如唱歌般的聲音對他說“爺爺好”時,正要從懷里拿刀的手縮了回去。第二次,他直接去了小王的家。他看到小王笑瞇瞇的妻子、干凈整潔的家、他們的全家福……他覺得那樣美麗溫柔的人是不應該承受失去丈夫的痛苦的。他把匕首放在全家福的相框旁邊,默默地離開了。他放棄了恨,也放棄了復仇。因為他內心中涌動著對他者的愛,看到小王幸福的一家,他無法舉起仇恨的匕首奪去他們的幸福。命運如此的不公,卻未消弭他對他者的愛,他最終選擇放棄復仇,而乞丐也在這種選擇中擺脫了恨的狹隘與偏私,達到了對自我與他者的救贖,重獲了生命的自由。   他們拒絕平庸。因為愛和善,他們主動追尋,選擇獨自承擔命運的悲苦,并因而獲至生命的自由。作者認為“你僅能想象你自己而已,你對于他人的一切書寫皆是對你自己的書寫”。[27]這是作者有意突越與彰顯的愛與善,這些個體生命具有典型性,更有對“平庸”的超拔與突越,而這超拔與突越恰恰更好地詮釋了作者意欲表達的生命哲學。總之,這些人物形象的“拒庸俗化”,是典型,是突越,更是經典,更好地凸顯作者在小說創作中對命運、自由、責任等的哲學意義上的探索。   家庭倫理的傾心重構    家庭本就應該是由愛聯結起來的,不管是父母與子女之間還是夫妻之間,家庭中從不應該存在某種情感虧欠或債務綁定。所謂的“報答”或者“感恩”本就是一種愛的回應,是愛的本能。   1、代際之間“愛的饋贈”   愛應該是喚醒。孩子經由父母來到這個世界,父母對子女的愛首先是一種自覺和責任。而子女給予父母的關懷也應該是源自于愛的自然行為,不應被所謂的“孝道”而捆縛。   當下,有的父母對孩子寄予深厚期望,強烈希望孩子成龍成鳳為自己揚眉吐氣。比如《水晶》中的王雪涵,她的生活被學習塞滿,她沒有朋友,連偶爾進入家中的水晶也因成績不足夠優秀而受到母親“俯視”。水晶的父母雖然沒有如此嚴重,但也是極其關心她的成績,而絲毫不肯傾顧一下她的內心。每個生命都是自我完整且獨立的,并不依存于另外一個生命個體之中。作為父母,我們可以給予他們的是愛,卻不是我們的想法。我們不能把自己的揚眉吐氣建立在孩子的身上,孩子不是我們實現人生抱負的工具。也有的父母對孩子產生極大的依賴,水晶的母親楚文丹就是如此。水晶的離開,讓楚文丹的身心都陷入一種混亂和不知所措。她無法面對一個空蕩蕩的房間,她瘋狂購物填補自己內心的蒼白與虛空。這種情感狀態并不能稱為是真正的愛,這是一種自私的情感。“一旦有了孩子,我們便即刻失去了自我,從此把孩子看作了自我。我們為他們而活著,我們的所思所想就是他們的所思所想。在我們把自己當作孩子的同時,孩子亦將自己當成了我們的附屬品。結果,丟掉自我的不單是我們,還有孩子。”[28]大象對這個世界的麻木就是一種自我的丟失。愛始終是相互的,真正的愛完全有能力讓被愛著的人學會去愛。“沒有最好的恨,卻有最糟的愛。”[29]大象兩歲的時候,戈德遠給予他的是英語、俄語、河南方言的“三語教育”。兒子失語后,他們覺得孩子的健康最重要,進而對兒子采取放任成長的方式。而結果又是怎樣呢?“是他不夠愛我們,不夠愛這個世界。當然,也可以說是我們不夠愛他。因為愛始終是相互的,它完全有能力讓被愛著的人學會去愛。”[30]戈德遠沒有給予兒子陪伴,他與兒子沒有傾聽和交流——兒子17歲已開始厭學,沉溺于網絡游戲,眼睛高度近視,腰椎間盤突出,自己吃狗糧……這是一個沒有靈魂的軀殼。父母沒有給予大象真正的愛與聆聽,大象自然不可能擁有自由和愛的能力。   姜之悅,始終給孩子以最大的自由和最忠誠的聆聽。她面對海童和海心的聆聽和謙卑,超越了世俗,超越了距離,甚至是超越生死的界限。她并不期盼海童能夠進入名校,她尊重海童放棄游泳比賽的決定,她給海童的是滿含愛意的理解和傾聽。直到最后,海童選擇沉入大海深處,姜之悅依然超越了悲傷,因為她能夠感受到海童的靈魂在大海深處蕩漾的自由。她甚至認為海童沉入大海為她留下了更多的東西。面對領養的女兒海心,姜之悅總是提醒自己要把她當作親生的孩子一樣對待。第一次聽老師說海心早戀時,她沒有大聲呵斥,而是把她帶到海邊談心,她用自己的經歷與思考幫助海心認識真正的愛。海心意識到自己不是姜之悅親生孩子時,迫切地追尋叛逆和離開。姜之悅嚴厲地訓說了海心,但這種嚴厲中依然包含著她的愛和尊重,同樣她尊重海心去遠方讀書的決定。面對大著肚子的海心時,她傷心但她沒有責怪,甚至幫助海心一起守護那個秘密。姜之悅的母愛正是出自于真正的愛與關懷的,是父母對子女的愛的責任與傾顧。真正的愛必然會喚醒愛,海心和大衛最終選擇在威海定居,她的回歸是對自我的肯認,但更是對母親姜之悅愛的自然回應。這種回應不是所謂的“報答”,是一種發自內心的認同和對母親的愛。愛始終是相互的,真正的愛必然會喚起孩子的愛,這是愛的必然饋贈。   父母對子女的生育是愛的饋贈,只與責任有關,不應貪圖任何回報。小說中多次涉及到養老問題,其中包含著作者對中國式“孝道”文化的深刻反思。父母的晚年應該有自己獨立的生活,而不是將自己生活的幸與不幸捆縛在兒女身上。孩子離開自己后,父母應該有更多的時間去完成更多的角色,我們的父母并未懂得,父母與孩子間的陪伴是為了讓彼此的生命完成獨立。而中國有的父母沒有自己的生活,將晚年生活的幸福完全寄托在兒女身上。《水晶》中水明居的母親是虛榮的、貪財的、怕死的,水明居總要時時壓制自己對母親的極端厭惡。母親喜歡嘴甜的大哥,雖然大哥每次帶給母親的總是廉價的東西,但那看似豐滿的“大包小包”足夠讓她在病房中炫耀兒子對自己的孝順,她介意的是兒子的言行能否滿足自己的虛榮。母親晚年生活的最大追求就是躺在病床上,向其他病友夸耀自己兒子那名不副實的“孝”。這樣的關系中更多的是一種要求愛之回報的捆縛,早已失去了真正的愛之自由。   2、獨立自由的個體是婚姻的前提   愛情需要成長,婚姻不是愛情的墳墓,婚姻和柴米油鹽反而能幫助愛情成長。夫妻彼此都應該首先是一個獨立自由的個體,這樣才會擺脫在夫妻關系中極易滋生的生命依附,才有能力擁有完整獨立的自我。尊重自我的自由,即是尊重對方的自由,這樣的兩個人的自由結合而成的這個整體才能是自由的,而這種自由是健康婚姻的前提。   夫妻間彼此的獨立與自由是愛情持續的保障。《你好,教授》中的戈德遠夫妻之間是淡漠的,雖然妻子是一個很好的妻子,擁有貴族式的尊嚴與高傲,而且體貼、事無巨細地照顧一家老小的日常生活。兩個人的生活似乎是和諧的,卻又是缺乏靈魂溝通的。因為戈德遠的世界永遠在家的外面。而熱衷于外在名和利的戈德遠被世俗捆縛,必然是不自由的個體。當戈德遠拒絕參加無聊的學術會議,對外界喧囂生活和虛無的生活方式采取拒絕姿態時,他的內心獲得真正的獨立與自由。他回到家中讀書寫作,陪伴兒子和父親。這個時候的戈德遠回歸了自我,他的內心和靈魂因為這種外在身體的回歸而變得立體且豐盈。他重獲個體的自由,戀愛期間的江雁冷似乎又重新回歸了。丈夫通過對家庭的回歸,達到內心的獨立與自由,最終完成兩個人愛情的回歸。   《深海沉默》中的姜之悅也是如此。她雖然沒有完全脫離社會,她是一位大學教師,但她在婚姻中也逐漸遺失了自我。最初的姜之悅是喜歡讀書與思考的,她給肚子里的孩子寫信,傾訴著內心的殷殷期盼。但海童出生后,她再也沒有繼續寫作,讀書和思考似乎也停滯了。她與丈夫的身心都匱乏溝通,幾乎成為兩個陌生人。姜之悅在婚姻中逐漸喪失了自己的獨立與自由,她的生命被自己捆縛在孩子和家務上,她已經成為這個家庭的附屬,她的自我生命已不再完整,停滯思考和前行的她必然是不獨立的。她是不自然的,是焦慮的。丈夫的冷漠是對姜之悅的拒斥。家庭和工作的雙重危機讓她喪失生活的信心。當她遇到許寯教授之后,她又重新開始讀書和思考了,她恢復了對生活和生命的熱愛。此時,她的生命不再如一灘渾濁的死水,而變成了一條注入了山澗清泉的溪流,真摯又單純地汩汩前行——她找回了曾經在婚姻中遺失的獨立和自由。而正是這個時候,“叢志竟然開始買菜做飯、料理家務了。”[31]他問她“你還愛我嗎?”[32]正是在姜之悅找回自我之時,她的丈夫也在向她回歸了。只是,這個時候的姜之悅并不像當初那樣需要丈夫對她的愛情了。她獨立且自由,真正的屬于她自己,無需任何外在的支持和對他者的依賴。   當代很多作家都忽略了對當下家庭生活的描寫,作者彌補了這一缺憾。作者在文本中透漏出的對當代家庭生活的深刻思考是哲理性的。關于代際之間的教育與養老問題,關于夫妻之間婚姻愛情的維系,這一切都應源自于自由個體之間的愛,而只有這樣真正的愛,才能構建健康有序的家庭倫理關系。               社會現狀的殷殷關切   小說中處處流露出作者對當下社會問題的殷切關懷,比如讀書的匱缺,城市建設的迅速發展,現代人對衰老的恐懼,北京的交通擁堵問題,對學習外語的癡迷,高校學生過早社會化傾向,高校教師的重名利而輕學識,以及當代人的瘋狂網購等。這一切令人憂慮的社會問題,無一不深刻揭示出現代人愛和敬畏的缺失以及靈魂的虛無。   1、現代人匱乏讀書自由   齊谷的“峰谷書店”平常人是很少的,在莊可天和沙瓦去買書的時候,齊谷會感謝他們對書店的支持。齊峰第一次從珠峰回來時,也提到現在的人越來越不讀書了,有的人似乎是在讀書,但他們只讀與考試有關的輔導教材,人們獲得的心靈滋養越來越少,內心和靈魂越來越空虛了。甚至現在的大學老師也很少讀書了。他們更熱衷的是學術會議和申報項目與課題,他們追逐的是“名”和“利”。更喜歡在電視上拋頭露面侃侃而談,他們不再安心與書齋的靜讀與鉆研,他們迫切的想要走向社會,獲得更多人的“關注”與認可,他們渴望成為名利雙收的“明星學者”。此外,在機場、車站這樣公共等待區域里,在交通工具上,是很難遇到一個打開書本靜心讀書的人的。就算偶爾遇到一兩個讀書的人,仔細一看他們讀的內容也多是一些時尚雜志。時尚雜志雖然也有知識性和藝術性,但能夠在旅途中遇到一個能捧起《奧勃洛莫夫》這本書的軒轅筱筱就一下子引起了戈德遠對其新一輪的崇拜,他甚至從中獲得了深深的感動。   2、歷史敬畏的消弭   城市建設的急速發展,是對人類歷史敬畏的消弭。在《你好,教授》中,作者提到美國有一批希望通過跳樓刷新世界紀錄的人,但苦于美國的城市建設速度太慢了,不能滿足他們雄赳赳的跳樓計劃。有人提議讓他們到中國來跳樓,為什么呢?因為中國的城建速度實在是太快了,堪稱是“日新月異”。齊峰回到城市看到處處都在拆遷,他認為這樣的大興土木是在毀滅這座城市的歷史。而這座城市的歷史就是他們的命運,“歷史里面收藏著我們的情感,可他們卻在扼殺著我和這座城市之間的情感,一天也沒有停止過,讓我再也沒法喜愛這座自己的城市了。我寧可逃避它。”[33]水明居本來對自己開發的小區和建筑物是異常自豪的,曾經的他甚至妄想創立永恒、創立歷史,但沒想到自己的這些鋼筋混凝土甚至活不過自己短暫且有限的生命。面對自己剛建好不到六年的小區因為市政府的重新規劃變成的那片廢墟時,“水明居低垂著頭,半天不語,面前的這片廢墟就像是一座巨大的墓地,他成了一個絕望的憑吊者。”[34]曾經以為個體的生命是短暫的,但自己建造的這些鋼筋混凝土可以永久地佇立在這個城市,成為這個城市的獨特風景。但城市建設的急速發展,讓城市中的個體成為一個個漂泊者。我們應該意識到,現代人所謂的發展與前進,恰恰是面向歷史敬畏的缺失。迅速發展的城市將個體生命狠狠地摔棄在荒蕪的廢墟中,他們在城市中無法找到自己的家園,成為永遠沒有離開過家園的“漂泊者”。   現代社會的每個人都在追求“年輕化”,追求年輕的內心和年輕的外貌。這是對衰老的恐懼和拒斥,也是對自我生命歷史的主動消弭。男人都喜歡年輕的女人,薛威又找了一個比自己年輕許多的女性結婚,這不僅是他對兩個人愛情和婚姻的背叛,更是對自我歷史的主動背棄。我們這個社會還遠遠沒有學會尊重成熟女性,一個成熟男性在婚戀市場是異常吃香的,而一個成熟女性得到的僅是“剩女”的稱呼或者各種猜疑。同樣,女性自身也認可這種社會現狀,并千方百計掩飾自己的成熟抑或人生閱歷。她們拒絕衰老,表面上是對年齡的拒斥,其實質是對時間的逃避,對自我歷史的否認。念紅不懼怕死亡,卻害怕自己的衰老,在將要三十歲時她說,“我不想再過什么生日了,一年比一年衰老。”[35]她在自己三十歲生日上抑制不住的哭泣,為自己逝去的青春哭得非常傷心。軒轅筱筱,作為一個有思想、有內涵的成熟女性,也能夠時時感受到她對自己眼角皺紋的回避和掩飾。梅艷芳與楚文丹年齡差不多大,但是她確通過整容與著裝將自己打扮得異常年輕。內心虛無的楚文丹開始頻繁的進出伊爾塑形。這是對年齡的拒斥,是對自我生命的不尊重,敬畏的缺失即生命自由的缺失。自從開始整形,她的生命開始被束縛,而且是自己主動地束縛自己,她不敢大笑,眼睛不停地眨,甚至晚上睡覺都不能自由呼吸。她墮入對時間的抵制中——她懼怕衰老,她恐懼自己臉上的皺紋。上帝似乎為她打開了一扇逃避時間的大門,但歷史注定是無法逃避的,逃避歷史的同時,自我也開始錯位。時間賜予我們的皺紋和衰老是對我們人生經歷的恩賜,是我們生命的寶貴痕跡,一個真正有靈魂的個體必然是熱愛和感激這樣的饋贈。一個對自己歷史毫無敬畏的個體,又怎會擁有獨立自由的內心世界呢?此時的她必定是痛苦、焦慮的,而她的這種逃避又是如此幼稚和可笑。楚文丹的離開是對自我歷史的找尋,只有直面自我歷史才能重獲個體的自由。   現代社會貌似是一個“自由”的時代,但其實質卻是一個肆意和任性的時代,加之于個體的束縛越少,個體對生命的承擔意識和責任意識愈是匱缺。一個沒有命運感和責任意識的個體生命,又怎能稱得上是一個自由的個體呢?自由的反義詞不是約束,而是“任性”。“文學同樣也是一種現實,并且是能夠促使我們認清現實的現實。或者說,文學是高于現實的現實。”[36]作者正是通過文學創作來思考社會現實,進而抵達靈魂的自由和救贖。他通過文學的想象來回應現代人內心的虛無與焦慮的生存狀態。   六、向崇高的由衷致敬   路文彬在《深海沉默·后記》中提到“以往寫長篇,總想著如何寫長,這次寫作的情境卻大不同,總在琢磨著如何寫短,盡可能的短。”[37]長度已不再是作者所關心的,“重度仿佛僅有厚度和寬度”。[38]因為蘊含生命哲思的小說無需拖沓綿長,生命不再懼怕生死,選擇只需考慮方向。他的小說中時刻彰顯著對生命形而上意義的思考與對彼岸的真切關懷。因為敬畏和謙卑,他帶領我們抵達崇高和肅穆的彼岸。   1、向文學的致敬   作者從不懷疑文學可以拯救眾生,文學能夠賜予我們的遠遠超越我們的想象。文學幫助我們思考和認知世界,幫助我們構建自我靈魂空間,一部好的作品能夠引領我們找尋生命的意義,幫助我們走向豐富和獨立。讀書、寫作占據了作者日常生活中的大部分時間。閱讀路文彬的小說時,總能感受到作者對文學的謙卑與真摯的敬意。   文學拉近了小說中人物之間的距離。小說中塑造了許多文學的癡迷者。比如《流螢》中的阿朗、吟珠、老X都是文學的愛好者。易安居士的詞、曹植的《洛神賦》以及凱魯亞克、托爾斯泰、海明威、莎士比亞等深深影響著他們。弄蕭從小就喜歡吟珠,他陪伴吟珠,帶吟珠到城里去玩,但是當一身文學氣息的阿朗出現時,喜歡讀書的吟珠必然會愛上阿朗的。她喜歡聽阿朗吟誦詩詞,更喜歡阿朗用毛筆在自己肌膚上留下帶有墨香的筆跡。正是文學拉近了兩個年輕男女的內心距離,讓他們滋生了真摯的愛情。阿朗開始流浪時,在火車上遇到了老X。當阿朗和老X聊到杰克·凱魯亞克時,兩個人無比的興奮,“他的眼睛突然放了光,在我的胳膊上狠狠拍了一巴掌:‘兄弟,你竟然知道杰克·凱魯亞克,真他媽的看不出。’”[39]文學給兩個并不熟識的生命帶來了驚喜,因為他們都是文學的愛好者,對凱魯亞克的共同崇敬迅速拉近了兩個青年的內心和靈魂。阿朗在聽到老X輕輕松松背誦書中的一段內容時,瞬間對老X產生了崇拜之情。兩個素不相識的文學青年,因為對一位作家的共同喜愛瞬間擁有了兄弟一般的情感。   文學幫助我們思考生命和死亡。習句是一個早衰癥患者,他的身體急速衰老,十幾歲的他就已經衰老得像一個老頭。他唯一的愛好是寫詩。第一次遇到沙瓦,習句聚精會神為他寫詩,莊可天解釋說,“我哥們兒在給你寫詩,這是他的習慣,認識個哥們兒,就要送首詩給人家當見面禮。”[40]習句的父親喜歡寫詩,他從未見過自己的父親,一直是他的母親陪伴他成長。寫詩是他生命存活的唯一意義,他唯一的詩集是《獻給父親的情詩》,他通過寫詩尋找自己的父親和自我生命的歷史。詩歌是他思考人生的方式,幫助他面對死亡。他的一生都與疾病相伴,他比正常人更早面對死亡,但是他從未抱怨命運的不公,甚至在死亡到來時,他為自己寫下了遺囑:在死亡的悲泣里/我終于看到生命的歡顏/就是在這一時刻/我意識到向死的挺進有多么艱難/生不過是為了完成死的夢想/死用它的圓滿成全了生的匱缺/這是結束當然也是開始/它讓我憶起臨世的第一聲啼哭……[41]面對死亡,習句沒有恐懼和拒斥,是詩歌給予了他勇氣和坦然,讓他坦然的接受自己的死亡,正像他坦然地承擔了自己的一生。   2、向神圣的自然致敬   作者認為真正的居住必然是貼近自然的,即我們應該詩意地棲居在大地上。大自然能夠治愈人類的焦慮和不安。人們越是貼近自然,越能夠獲得生活的寧靜和靈魂的自由。   “登山是對自然和自我心靈的親近,它屬于孤獨者的事業……讓你面對自我,讓你在不斷的進取中體驗生命豐富的意義。”[42]就像他的名字一樣,攀登珠穆朗瑪峰是齊峰的夢想和追求,是他生命存在的唯一支撐。真正的攀登沒有張揚、傲慢、踐踏,更沒有自以為是。攀登是對神圣自然的親近,也是對生命的敬畏。登上珠峰是他的夢想,珠穆朗瑪才是他俊美的女神,那里的寒冷和冰雪才能夠喚起他生命的激情與活力。他永遠不會因為親人或愛人回歸到所謂的“日常生活”。當他失掉自己的四個腳趾時,他覺得自己再也沒有希望攀登珠峰了,他的臉上是無法撿拾的“破碎的笑容”,他的背影是虛弱的,他的眼神凄惶……沒有珠峰的他是一坨行尸走肉,他的生命喪失了希望,而一個絕望的個體活著還有什么意義呢?他的世界注定在遠方。他不會為任何人停止攀登的腳步,因為停止即意味著死亡。他最后一次重拾夢想,在海拔7500米的地方,在他的靈魂清澈得近乎透明的地方,“艱難的呼吸使他沉重的身軀在漸漸使去分量,湛藍的天頂似乎離他愈來愈近,來自春天的馨香正從上面縷縷飄下,像雪花一樣地飄下。多么誘人的香氣啊,沁人心脾。”[43]他在幻想中春天的馨香里融化,他選擇清醒得死去。他用自己全部的生命激情,向神圣的珠峰致敬!   “宅童”的出現是現代人對自然的忽略,自然教會我們領略人生的美好,讓我們學會對生命的熱愛與敬畏。而現代人總是生活在鋼筋混凝土之中,很少真正走進自然、親近自然了,這也導致了現代人生活的空虛與焦灼狀態。水明居在面對衰老的恐懼和妻子離開時的焦慮時,搬進了自己設計的別墅中。在這樣的“家宅”中,他能聽到各種鳥鳴,“躺在床上,還能望見月亮,滿屋子的月光。你好,小鳥。你好,月亮。鳥鳴和月光給了水明居未曾經歷過的居住的幸福。”[44]水明居感受到了與自然親近的好處。在這種親近中,他的焦灼被撫慰,重新擁有了內心自由與靈魂自在的生活狀態。作者在《深海沉默·后記》中寫道“我的窗外是一片湛藍的海,它成了我生活里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海水漫涌入我的房間,我置身在海里,這里只有空間,沒有時間。”[45]《深海沉默》是一部獻給大海的小說,是作者對大海的感恩與謙遜,更是作者對神圣自然的由衷致敬。   作者的文字中時刻蘊含著形而上的思考與對生命彼岸的關懷與追求。正是這些隱喻在字里行間中的對文學和神圣自然的謙卑與敬畏,讓我們感受到了作者對善和高尚的由衷崇敬,這也成就了文本中的崇高與肅穆。       愛是傾聽,愛是責任,愛是給予。生命的本質是自由,自由的本質應該是愛。路文彬的小說是對當下鄙俗化寫作的糾偏,注重文學與日常生活的關聯,通過哲學性思考,彰顯愛和崇高的魅力。作者通過寫作真誠地表達自己對自然和個體生命的愛,他始終與筆下的人物一起,穿越世俗的喧囂,直抵生命的本真和靈魂深處的自由。              2021.1.30晚   注釋:   [1][2][3][22][35][39]路文彬.流螢[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13.   [4][5][6][7][8][9][21][34][44]路文彬.水晶[M].   [10][11][12][23] [29][30]路文彬.你好,教授[M].合肥:安徽文藝出版社,2010.   [13]路文彬.老舍與“京味兒”文學的未來生長空間[J],《天津師范大學學報》,2008(3).   [14][15][20][24][25][26][33][40][41][42][43]路文彬.天香[M].北京: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出版社,2012.   [16][17]路文彬.視覺時代的聽覺細語——20世紀中國文學倫理問題研究[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7.   [18][19][31][32][37][38][45]路文彬.深海沉默[M].北京:北京日報出版社,2021.   [27]路文彬.像南丁格爾那樣寫作:中篇小說《南丁格爾》創作談[N],人民政協報,2017.12.4(9).   [28][36]路文彬.昨日姍姍來遲[M].香港:港澳出版社,2019. +10我喜歡

E115ERGEG415VEE

台北三重銅雷射雕刻,台北三重銅板雷射雕刻,台北三重陽極鋁雷射雕刻,台北三重玻璃雷射雕刻,台北三重壓克力雷射雕刻,台北三重有色不鏽鋼雷射雕刻,新竹金屬雷雕,新竹不銹鋼雷雕,新竹鋁雷雕,新竹鋁板雷雕,新竹銅雷雕,新竹銅板雷雕,新竹陽極鋁雷雕,新竹玻璃雷雕,新竹壓克力雷雕,新竹有色不鏽鋼雷雕,新竹金屬雷射雕刻,新竹不銹鋼雷射雕刻,新竹鋁雷射雕刻,新竹鋁板雷射雕刻,新竹銅雷射雕刻,新竹銅板雷射雕刻,新竹陽極鋁雷射雕刻,新竹玻璃雷射雕刻,新竹壓克力雷射雕刻,新竹有色不鏽鋼雷射雕刻,桃園金屬雷雕,桃園不銹鋼雷雕,桃園鋁雷雕,桃園鋁板雷雕,桃園銅雷雕,桃園銅板雷雕,桃園陽極鋁雷雕,桃園玻璃雷雕,桃園壓克力雷雕,桃園有色不鏽鋼雷雕,桃園金屬雷射雕刻,桃園不銹鋼雷射雕刻,桃園鋁雷射雕刻,桃園鋁板雷射雕刻,桃園銅雷射雕刻,桃園銅板雷射雕刻,桃園陽極鋁雷射雕刻,桃園玻璃雷射雕刻,桃園壓克力雷射雕刻,桃園有色不鏽鋼雷射雕刻


三重個性壓克力招牌雷射切割
三重廣告招牌雷射代工 桃園雙面展示壓克力廣告發光牌雷射雕刻 新竹塑膠夾具雷射切割台北三重銅雷雕 三重廣告招牌雷射切割 新竹公司門口招牌訂製雷射加工

arrow
arrow

    d4gfdk38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